基础地质调查所

基础地质调查所主要任务是在全省开展区域地质调查,查明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的地质背景,为矿产勘查开发规划、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预警预报与防治、地质科学研究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向政府和社会提供基础地学信息,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多年来共完成省内全部1/20万区域地质调查、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大多数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拥有最为齐全的本省大、中、小比例尺系列地质图和国际标准分幅地质图;完成青藏高原3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在省内率先开展1/5万数字区域地质调查和三维立体填图,实施长江沿岸浅覆盖区地质调查和淮北平原厚覆盖区综合地质调查,完成了合肥、黄山等市的城市地质调查。编撰出版《安徽省区域地质志》、《安徽省岩石地层》、《1/50万安徽省系列地质图》和多个古生物门类图册等130余部区调、科研报告和专著,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数百篇。2006年开展的《合肥市城市地质调查》被遴选为安徽省首批27个 “115产业创新团队”之一。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全国区调优秀图幅3幅,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科二等奖1项,安徽省国土资源一等奖2项。

目前开展的工作有: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和地质图填绘、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城市地质调查、旅游地质调查等,全省地质类基本图系的更新换代;正在大力拓展的工作领域:智能地质调查、数字填图、地质遗迹调查和保护开发、地质文化村调查与规划、重点工程建设的地质条件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背景分析等。

本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2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9人。拥有数字填图终端、卫星定位仪、野外简易分析仪、高级偏光显微镜等各类设备仪器50多台套。

联系电话:0551-64663301

矿产资源调查所

矿产资源调查所是以从事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全省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地质科研为主的综合专业队伍,主要承担中央和地方公益性、战略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矿产勘查及技术服务等工作。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级工程师12人,工程师11人。硕士及以上学历19人,其中博士5人。

自成立以来,开展各类矿产勘查、资源调查评价、矿产远景调查、地质科研项目70余项。发现、评价并提交了小型以上矿产地11处,其中中大型矿产地9处。开展了皖南地区钨、钼、金,沿江地区铁、铜、铅锌,大别山地区晶质石墨,全省三稀等矿产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和找矿信息,为勘查项目的布置提供了依据。“庐枞地区铁铜矿整装勘查及成矿理论研究”团队入选安徽省第四批 “115”创新团队和自然资源部科技创新团队。获省部级找矿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3项。

新时期下,本所积极拓宽业务范围,以从事全省区域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固体矿产资源勘查、矿产地质科研为主,兼顾自然资源调查与规划、矿山地质技术咨询服务、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的基础性地质服务和专业性地质评估。力争在资源调查评价、矿产勘查和地质科研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联系电话:0551-64653216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所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所主要从事全省基础性、公益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工作。现有技术人员21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3人,高级工程师10人,中级技术职称8人,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博士2人,硕士10人。主要从事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调查、城市地质调查、地下(热)水资源勘查与评价、地下水环境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建设工程压覆矿产资源调查评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地质遗迹调查、地质公园科学考察与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等方面工作。

1997年组建以来,完成了我省境内的长江和淮河流域多个图幅1:5万环境地质调查、合肥市等多个城市地质调查、皖江经济带湿地环境调查评价、皖江经济带河湖冲淤变化研究与岸堤稳定性评价、淮河流域(安徽段)环境地质调查、淮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长江中游安徽冮段及巢湖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安徽省淮北平原地下水环境演变调查评价、安徽省地质遗迹调查评价与区划、安徽省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硏究、安徽浅层地热能调查与评价、引江济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等項目,取得了一系列丰硕地质成果,得到业内外的一致认可和赞誉,提高了安徽省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程度,为各类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服务,为各级政府制定发展规划、进行宏观决策和管理地质环境提供科学的依据。获得省部级科技奖3项、三等奖1项。

本所将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守保护安徽生态环境为己任,大力开展环境地质调查工作,全力支撑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我省水工环的技术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联系电话:0551-64672338

物化探研究所

物化探研究所是从事地球化学调查、地球物理勘查、工程测绘及应用研究的技术部门,也是安徽省唯一一家农业地质研究中心。主要承担安徽省多目标地球化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生态地球化学、农业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以及相关新方法、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研究。

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其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工程师5人,本科学历8人,硕士9人;拥有V8多功能电法工作站、大功率激电测深仪、高密度电法仪、质子磁力仪、浅震地震仪、高精度重力仪、GPS(RTK)卫星定位仪、全站仪、塞曼测汞仪、土壤三参数速测仪以及GEOIPASARCGISMAGSRGISMAPGIS等仪器、设备和软件55余台()

二十余年来,先后承担完成了各类勘查与科研项目100余项,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安徽省江淮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安徽省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安徽省淮北-亳州地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皖西阜阳-六安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地球化学评价、合肥市蔬菜基地重金属污染调查、皖江经济带特色农产品地质环境背景调查及产业区划、池州市富硒土壤资源地球化学调查、皖江经济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监测预警、合肥市江淮分水岭地区农业地质环境调查、长丰县草莓产地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安徽庐枞及其外围地区铁铜矿地球物理勘查、安庆长江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球物理勘查、原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瑶海区老厂区地块污染状况调查工程测量及制图、安徽省1:25万常州、金华、宣城幅区域化探示范等多个项目研究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安徽省生态农业地质调查评价方法技术研究与应用”团队入选安徽省第二批115产业创新团队、获安徽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荣誉集体。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7项,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

本所将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物化探和工程测绘研究程度、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为己任,继续为国家和地方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资源保障、工程建设以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提供地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联系电话:0551-64687068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资源等领域遥感调查监测与方法技术研究、地学数据综合分析与应用、地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地质测绘、二三维定量评价、规划编制、软件研发与信息服务等工作。全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30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5人,高级工程师15人,工程师8人。全所技术人员硕士及以上学位19人,其中博士2人。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前身为“安徽省地矿局遥感站(安徽省地质遥感中心)”。经三十余年发展,成果显著。遥感调查监测领域先后完成各类项目100余项,如“安徽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汶川地震灾区次生地质灾害航天遥感应急调查与综合研究”、“全球地质矿产与资源环境卫星遥感‘一张图’工程”、“‘一带一路’资源环境卫星遥感解译与应用”等。近年在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生态红线与黑臭水体遥感调查监测等工作领域取得了丰富成绩。地质信息领域先后完成了安徽省多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1︰50万等)、多专业(区域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自然重砂等)的空间数据库建设;安徽省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第一、二、三轮)及多个市、县矿规数据库建设铜陵地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沙坪沟整装勘查区基础数据集成”、“安徽省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省矿产资源国情调查数据更新”、“合肥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开发”等项目。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近年来在科研工作方面完成了“基于ArcGIS Engine技术的矿产资源评价系统(MoraGIS)”研发、参与研发了“智慧矿山综合管理平台”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展了长时序地表变形监测、高光谱定量反演等方法技术研究,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数据驱动与相似度推理知识嵌入的可扩展岩石图像识别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奖三等及以上奖励11项,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全国GIS优秀工程银质奖1项,软件著作权5项。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配有多驾多款无人机,搭载多款机载镜头(含正射、倾斜摄影、激光雷达等镜头)、高性能工作站、服务器、大幅面绘图仪、大幅面扫描仪、地物波谱仪、S2水准仪、全站仪、RTK等硬件设备;配备ERDAS、ArcGIS、Titan、MapGISOracle 等专业遥感、制图、数据处理及存储与服务软件。

遥感与地质信息研究所将以遥感、信息学科融合发展为推动,着力推进遥感数据处理、大数据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争创高水平研究成果,构建信息技术创新平台,为我省地质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社会化服务提供数据产品、技术支撑。

联系电话:0551-64671635


综合研究室

综合研究室主要从事国家和地方公益性、战略性矿产资源潜力预测研究,全省矿产资源区域成矿规律综合研究及矿床成矿理论研究等专业技术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3人,其中教授级高工2人、高级工程师8人、工程师3人。硕士及以上学历7人,其中博士1人。

自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了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重要成矿区带成矿规律综合研究、整装勘查区及金属老矿山系列研究等各类项目50余项。在构造与成矿、岩浆与成矿,矿产品综合集成与服务产品开发等方面均取得丰硕果。实施了安徽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安徽宣城矿集区深部找矿预测、武当-桐柏-大别重点成矿带区划部署研究、铜陵矿集区深部找矿靶区综合评价、安徽大别山优质非金属调查评价、皖南构造带形成演化及其成矿关系、安徽省岩浆岩数据集成与成矿专属性评价等工作,参加国家重点研发“长江中下游南陵-宣城矿集区三维综合探测与深部成矿预测”课题工作。其中受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委托,承担了安徽庐枞地区玢岩型铁矿示范研究等4个典型示范研究项目,其成果与经验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全国推广。编撰出版了《安徽省重要矿种矿产资源潜力预测与研究》、《安徽省重要金属成矿区带与邻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研究》、《安徽南部典型金矿成矿系统》等专著,在公开出版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2014年获得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先进集体”称号,2011年获得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称号。获得自然资源部国土资源科技二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安徽省地勘局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开展《中国矿产地质志·安徽卷》《中国矿产地质志·安徽卷·普及本》《安徽省矿床发现史(1992-2017)》及数据库研编。

新时期,本研究室将利用已有的优势进一步挖掘潜力,大力拓展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工作,将在“三深一土”等方面进行深入工作。

联系电话:0551-64687062


土壤环境研究室

土壤环境研究室是为切实履行好安徽省生态文明建设和打赢“净土”保卫战保驾护航的重要职责的前提下成立。本部门成立后,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先后承担省生态环境厅的重点项目:“安徽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和“安徽省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布点方案和采样”项目(皖北片),是我省省内唯一一家以主要负责获得该项目的单位。也使我院成为安徽省唯一一家全程参与“土十条”全部土壤详查(包括农业地详查)的单位,奠定了我院在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领域全省领先的地位。

在对企业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服务中,本研究室通过宣传“土十条”以及“土壤污染防治法”,帮助企业理解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性,还完成了多家企业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备案、企业的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等工作,解决企业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的难题。

本研究室将加强与土壤污染防治研究院所及企业合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更优质技术服务,更好地服务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联系电话:0551-64682638


深部资源勘查工程技术创新中心

深创中心主要聚焦国家深部探测科技战略和资源能源安全保障政策,开展资源能源领域深部勘查的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采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运行机制,集中人才和设备优势,发展深部和覆盖区勘查技术,提供高水平的研究和实践平台,促进深部勘查工程技术的转化应用。在完成深部地质科研工作的同时,承担自然资源部覆盖区深部资源勘查技术创新中心、安徽省深部资源勘查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的日常管理及维护工作。

联系电话:0551-64675905

    00条记录